查看原文
其他

教育的希望,在那些虔诚的一线教师身上丨头条

2018-03-01 程红兵 新校长传媒

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坚持立德树人,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。


这正是诸多教育人士多年来所呼吁的,过度强调外在的功利目标,会败坏教育内在的价值目的,从而背离初衷,走向南辕北辙。





有些评价方式的初衷是好的

最后却把教师引向教育以外


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贝诺·施密德特,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,他说:“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,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,除非有利可图。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。”


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,但这些教师引起我更多的反思,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东西有没有背离初衷的地方;反思我们自以为是的工作,有没有南辕北辙的可能。


比如为了激励教师,各级政府评选各种级别的优秀教师、优秀园丁、优秀教育工作者;各级教育专业部门评定各种级别的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特级教师;人事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给教师们评聘初级教师、中级教师、高级教师。


每一次评选、评定、评聘都毫无疑问地激励了不少教师,但是我们身处其中的人也都渐渐看到,若干次评选之后,若干年评定之后,的这些职称、称号都毫不例外地贬值了。于是我们重新创造新的概念、新的荣誉称号。


可以肯定,这些评选、评聘的初衷是好的,也是起过一定的作用。但是这种评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教师们引向教育以外的东西,引向功利的目标,外在的功利目标会败坏教育内在的价值目的,从而走向背离初衷,走向南辕北辙。可怕的是至今还有很多人视而不见,充耳不闻,或者根本就是浑然不觉。


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多地引导教师热爱教育本身、热爱教学本身,让教师们热衷于跟孩子们一起玩耍、痴迷于跟孩子们一起学习、醉心于跟孩子们一起探究?


我深知这是非常不易的,但我也深信在今天教育的土壤里肯定有这样的人,肯定有这样的学校,肯定有这样的事件、事实、细节。


我也坚信当功利主义走到极点的时候,人们更多地会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,什么才能真正使人幸福快乐,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才能造就人才,教师究竟应该成为怎样的教师。


有一种教师

秉承着对教育的虔诚


今天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,所以我们寄希望于理想的教师。


我心中的理想教师,就是一种我称之为自由教师的人。


自由是这些教师身上的本质属性,就是不受社会的各种诱惑所影响,不受各种功利的目的所左右,他们就是因为热爱教育本身,就是热爱学科教学本身。


他们就是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,喜欢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,按照孩子们自身成长的规律,尽自己所能帮着孩子们学习知识、掌握技能、热爱学习,喜欢静静地看着孩子们慢慢成长,成长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。除此之外,别无想法,更别无追求。


为了这样单纯的目的,他们享受这个过程,喜欢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,喜欢看着同行们开心的样子,自己因此而开心。


他们超越了许多羁绊,许多诱惑,许多束缚,许多误导,尽享教育本身的乐趣,这种趣味是一种文化能力和审美品质,它诉诸判断和决定,它对世界的兴趣是“超越功利的”,它凝聚为有教养的个人的精神气质,他们的心是安静的,目光是向内的,目标是单纯的,知道要做好教师的工作就得最大限度发掘自己的潜能,保持对教育的虔诚。



中国教育的希望

在那些自由的一线教师身上


也许读者会以为我所说的自由教师根本就是不存在的,根本就是教育的乌托邦。


恰恰相反,理想的自由教师在今天的土壤里确实存在。从教30年,我走过成百上千所学校,我见过成千上万个教师,发现了如星星闪烁一般自由美丽的教师。


我曾不只一次说过,不只在一个地方说过,教育的希望在民间的一线教师,就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教师,就是伴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的教师。


有一位教师,他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是让我感佩的理由。


在他身上洋溢着一种自由情怀,他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由衷热爱,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由衷热爱,他的兴趣点在于把孩子们领进科学的大门,让孩子们学会研究,让孩子们享受发现的快乐,体验研究的成功,感受科学的魅力。


除此之外他一概没有兴趣:


他对家教没有兴趣,从来没有带过一个家教;他对所谓的课题研究没有兴趣,他没有申报过一个课题;他对撰写论文没有兴趣,除了被逼无奈写过一篇文章发表之外,再没有第二篇文章发表;他对出版专著没有兴趣,他从来没有计划出版一本个人专著,更不会把时间花在东拼西凑复制粘贴上;他对评选优秀教师没有兴趣;他对申报特级教师没有兴趣,谁想申报谁申报,他没有时间去准备繁琐的申报材料。


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以外的东西,凡教育以外的东西与他无关!他只对教育本身有兴趣,因此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,他就是喜欢学生跟着他一起在科学中玩耍,在研究中玩耍,在发现中玩耍,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、单纯的教育。



 延伸阅读 


《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节选)

坚持立德树人,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。

深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、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,注重对师德师风、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。

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评价相结合,根据不同类型高校、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,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。

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,将人才培养中心任务落到实处,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,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,落实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制度,加强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纪律考核。

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,按照兼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要求,完善职业院校(含技工院校)“双师型”教师评价标准,吸纳行业、企业作为评价参与主体,重点评价其职业素养、专业教学能力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。

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新要求,建立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,重点评价其教育教学方法、教书育人工作业绩和一线实践经历。严禁简单用学生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。


 你可能会感兴趣  

为什么都知道学业负担“过量”,却又“没有什么减得下来”?

资深班主任新学期工作清单

开学了!新学期,先抓习惯,再谈成绩(家长老师必读)


作者丨程红兵

来源丨教育在线基础教育研究院、微言教育

责编丨邹雪平



 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 

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购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